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11月27日,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指导,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东莞市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东莞市中科鸿硕环境生态修复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在东莞举行。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炜,人民日报广东分社副社长吴冰,澳门国际环保卫视台台长孙志忠等领导嘉宾,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等院士专家,以及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献计献策。东莞市副市长刘炜透露,东莞一共建了760多公里的排污管网,今年东莞投入了近300亿,要建超过1000公里的排污管网。
本次论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助推生态文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内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及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由于经济发达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治理及环保技术需求大。此次论坛在东莞举行,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构建更健康的社会经济结构、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典范。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张世文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马义兵博士,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固体废物处置与土壤修复研发中心杜伟博士,香港环保回收业总商会主席罗耀荃,澳门环保产业协会创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澳门绿色环境学会创会理事长陈荣博士等结合实际,就开展水、土壤、空气的修复治理,以及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邓杰帆 也介绍了“综合生态修复技术原理和系统构建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提出,当前生活污染排放增大,大气污染呈区域性蔓延,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电子废物等新型固体废弃物增加,绿色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他建议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开展系统治理,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化,提高人的素质。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张世文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马义兵博士、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固体废物处置与土壤修复研发中心杜伟博士等结合实际,就开展水、土壤、空气的修复治理及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等进行了交流。
与会的专家、企业界代表也针对目前“垃圾围城、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环保困局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夯实环境发展基础,规划推进东莞生态文明全面发展提出方案;就如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进行实时采样、分析及监控,为空气质量、水体资源保护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数据,通过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节约人力物力达到降污减排的防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