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境學會香港電腦回收計劃2009巡禮取經
由香港電器及電子設備回收協會主辦,香港電腦商會、電腦回收計劃(CRP)及民協社會服務中心協辦﹔並由香港環境保護署、大埔環保會、綠色環境學會(澳門)、電腦「潮」代計劃、商會會員培訓中心及尤德學者協會擔任支持機構的「電腦環保回收站」啟動。環保活動將在 2009年8月21日至 24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號展館舉行之「香港電腦通訊節2009」內設置回收站,歡迎市民踴躍支持,將舊電腦產品交到回收站進行環保回收處理。收集到經再生後可用的電腦,將會透過民協社會服務中心送贈予社區基層的有需要人士,達致既環保又協助弱勢社群。 凡回收整台桌上電腦、手提電腦、打印機、掃瞄器、CRT或 LCD顯示器,均可獲贈價值 HK20元之香港電腦通訊節2009入場券乙張,大會希望藉上述節日宣傳環保訊息,讓市民齊來參與並鼓勵市民提供電腦、小型慳電膽和各類充電池等作回收用途,參與者將獲大會頒發電郵感謝函以示鼓勵。
去年香港電腦通訊節大會設立環保聖誕樹,讓市民將棄用光碟掛在樹上,新設「電腦環保回收平台」環節,鼓勵市民將棄置電腦或配件交到此平台,循環再用。而市民將電腦等物送到平台,均可獲贈現金優惠券一張,憑券到指定電腦商戶購買電腦產品時,可作現金使用。
今年特別誠邀澳門的綠色環境學會蒞臨揭幕式主禮嘉賓並予鼓勵,分享是次策劃回收的經歷。 綠色環境學會理事長兼澳門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陳榮表示,該會早前與澳門高新科技產業商會及澳門電腦商會合辦數碼嘉年華活動,與澳門明愛簽署“慈善環保網項目”備忘錄,慈善再生網址是www.caritasmo.org,就是推動澳門的有用舊電腦之回收,建議當局效法香港、台灣,積極大力推行廢舊電腦物品回收。回收系統可配合澳門的分類運作模式,有用的交由明愛轉售或轉贈給有需要人士,不可用的由回收商拆件循環再造,估計其中超過30%應為可再生資源,不但可直接節省回收成本和改善環境質素,還可創造本地就業職位,以帶動其他電子日用品仿效而改善環境。由於舊電腦需佔用較多空間,和且牽涉複雜的技術分類才能物盡其用,相比起廢紙及廢金屬的壓縮捆挷,需較高的成本和人力,然而澳門地方細小,但也是國際巴賽爾公約簽約成員,須遵守本地處理的約束。環保與電腦產業的發展和生存實在有賴政府的支持及某些政策上的優惠。香港還計劃要在適當的時候引入污者自付和生產者負責制的政策,開徵電腦銷售稅,因為香港每款電腦出售都需經政府機電工程署檢測。歐盟實施的環保指令是:廢電機電子處理(WEEE)現正推行「生產者負責計劃」,鼓勵製造商採用可循環再用的產品和回收這類產品。消費者使用產品後可交回製造商以便循環再用。這套概念在海外早已實行,澳門亦有運作已久的「按樽制」,打印機的炭粉、墨水空匣、光碟等亦回收多年。但他認為在澳門,社會對「生產者負責」理念仍有薄弱,故當局應更積極推行相關理念,甚至可考慮立法規定部份代理商,如電腦產品、電池,膠瓶飲品等代理商,設立回收制度,減少污染。